卖涨不卖跌更划算
专家介绍,所谓“卖涨”,就是在收购行情高时出手最合适;“不卖跌”是在二手车淡季的时候,不要出手。一般二手车的旺季时期为每年的九月、十月,就是人们常说的金九银十,还有年底的时候。而每年的七月、八月是传统的二手车市场的淡季时期,另外就是节后。
卖车前不妨亲自到市场里走走,因为这里是行业信息最敏感的地方,从经营人员那里了解“风声”很关键。最好选择在新车降价前出手。如果车主来到旧车市场,发现有许多空置车位,那么就可以判断:最近的收购行情一定会涨,是出手的最佳时机。反之,二手车库存饱和,车主最好再忍耐一两周,等总体库存量减少时再做决定。
此外,车辆颜色、车牌号码,也是二手车商所看重的。不同的车有不同的讲究,比如商务车,深蓝色就是较受欢迎的车型,轿车以黑色、白色、银灰色最为吃香。影响收购价格的一大因素是车况,收车人员会仔细查看有没有划痕,有没有撞过车,如果出过事故,而且伤及大梁,那么,车辆的价格将会大跌。
保持原始车况更保值
如果车主希望自己的二手车能卖个好价钱,一定要在评估之前把一些试车能明显感觉到的小问题修好。比如发动机声音大、车内有异响、不好启动等。车主不妨先将车开到自己熟悉的4S店或者修理店,将车近期表现出来的小问题做一次彻底检查,尤其是那些试车能试出来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修理,这样才不会影响二手车的价格。
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要做喷漆。因为喷漆会影响评估师、购车者判断车辆的成色,还会产生“车辆有问题”的心理。
尽量保持车辆的原始车况,如果想让它光鲜铮亮些,不妨去洗洗,但千万不要为了卖个好价钱在出售之前进行整备翻新。无论怎样修复,有问题的地方一般都逃不过买家的火眼金睛,该扣钱的地方照扣。何况,个人整备车辆的成本高于专业机构;有时候整备的效果不好,往复的损失成本更大。
如果车上加装了CD、音箱、倒车雷达等“个性化”设备,如果下一辆车用得上且方便拆卸的话,赶紧卸下来吧。这些附加价值在出售二手车的时候贬值明显,一个典型案例是,一位飞度车主21万元的改装费用,不到两年时间残值只剩4.2万元。
交易合同和过户手续不能马虎
买二手车,大家都知道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车本身的质量是一方面,而买车后的各种手续又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相信很多朋友有这方面的困惑和担忧。不仅要精挑细选更要货比三家,新车如此二手车亦是如此。如何在林林总总的二手车商里选择不发生事故且车况佳的二手车,相信就要睁大眼睛了。
因此,建议大家在确认车况没有问题之后,与对方签订交易合同并共同办理过户手续时,要注意以下事项:在与车行签订购车合同时,特别要注意合同上的字眼,尤其是“违约责任”一款,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向车行问清楚,并在合同上以文字形式显示出来。这样,可以有效提防可能出现在合同里面的隐含条款和免责条款。
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消费者若对“拓印”一项不够重视,也会为将来的纠纷埋下伏笔。在办理过户手续过程中,应将车辆的车身码和发动机码,拓印后贴在合同上,并盖章粘上透明胶纸以防改动,然后双方各保存一份,防止将来出现问题时纠缠不清。
仔细查找事故痕迹与隐患
掀开车内地毯,查找车身下面是否藏有硬伤。仔细观察车门,看是否重新油漆过。任何新的油漆都说明掩盖了不想让人知道的缺陷。查看全车线条是否流畅:因为汽车一旦发生擦剐或碰撞,车身线条是最不易修复匀称的。车辆外观各个部件间隙是否一致。检查漆面的光洁度是否均匀。车身各部位密封胶是否完整。原车焊接点是否完整。
看一眼踏板上的橡胶蒙面,这里最能透露出车辆的实际年龄,一个橡胶蒙面的使用寿命在3万公里左右。经常有人担心原车主会在里程表上作伪,也有办法查验,可查看该车最近的维修发票或者维修保养手册,那上面应注明车辆的行驶里程。
尤其是前轮。假如花纹扁平,边缘已全无棱角,说明原车主驾车的习惯粗野。这样不仅轮胎本身状况不佳,更透露出全车的整体状况会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