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轰轰烈烈的兼并重组浪潮中,东风与福汽的“不如意”不是第一个,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纵观国内外那些曾经轰轰烈烈的并购事件,时至今日成功者寥寥无几,但即便如此,全球汽车产业整合的大潮依然没有止息,跨国巨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抱团取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中国汽车企业则在政府的鼓励和积极推动下对兼并重组热情高涨。
诚如古人云,历史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在这些前仆后继的并购案例中,总有值得总结和学习的经验与教训。我们通过梳理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希望给中国汽车业的兼并重组带来启示和借鉴。
东风并购福汽 没有结果的恋爱
如果用“谈恋爱”的方式来形容福汽集团与东风汽车的战略合作的话,那么双方的这场拉锯式恋爱在种种客观现实环境下,目前很难如愿步入婚姻殿堂。
从2011年开始接触至今,东风和福汽的合作一直不平坦——哪怕是到去年5月16日,福建省政府和东风已在福州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当时的预期,协议签订后,第三方机构对福汽集团的审计与资产评估工作就正式启动,双方最快可于2013年9月签订股权转让和增资协议。然而这场由地方政府主导的重组方案并不符合福汽方面高层的战略规划和意愿,导致推动并不积极。福汽集团下属子公司中方负责人数月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随着政府相关人士的调整,福建省方面后来对福汽这一项目的推动力已不如之前那么强烈。
今年初,关于双方合作中止一事在福汽内部已经基本公开。记者在今年4月初走进福汽大本营探访时,福汽从上至下各层人员并不忌讳谈及此事,并主动向记者披露东风工作组人员已经基本撤离福州。福汽集团董事长廉小强在与记者交谈时也暗露心迹,希望福汽集团能有更大的自主权做强做大,“去年的签约只是订婚,现在还在恋爱,后面有可能结婚,也有可能分开。”有分析人士认为,要求在未来战略中“以我为主”的定位强烈地刺激了东风的神经,而随着福汽快速建立新龙马和回购厦门金龙,以及福建奔驰盈利后,筹码已经增大。况且,福汽认为自己从来就不缺合作伙伴,从之前的广汽、北汽到长安,那些“绯闻男友”或许还在念念不忘。
克莱斯勒的两次婚姻 从懵懂到成熟
“我们高估了合并后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