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汽车厂家来说,乘用车油耗标准就如同一道“红线”,这个指标可能影响到一个企业一年的业绩甚至命运。
50年前,一家车企的存在只是单纯地提供就业和生产消费品,而如今企业角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保的压力、油价的上涨、燃料枯竭的可能性。加在汽车业上的紧箍咒并没有一丝的松懈,车企不仅要考虑商业行为本身,同时还要考虑整个价值链中的环境可持续性。“汽车降耗指标”作为汽车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尤其受到关注。世界各国政府也纷纷挥动起“汽车降耗指标”这根“指挥棒”。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大多数行业的许多企业都有机会通过削减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来节省成本,从而获利。美国、日本、欧洲的汽车制造业的崛起恰恰证明了这点。1975年以后,各工业发达国家逐渐制定并实施适合其国情的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和法规。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在汽车的研发、制造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建立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考核评价体系,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汽车产品多样性的需求,已成为国际汽车节能管理发展的方向。
美国首开先河推出CAFE标准 鼓励生产小排量和新能源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汽车油耗的国家,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后,世界石油价格飞涨。出于能源的安全性考虑,为应对阿拉伯石油禁运,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能源节约法(EnergyPolicy Conversation Act)。在该法案中, 提出了要提高车辆效率,并对小轿车和轻型卡车建立了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标准。
美国汽油价格图表(1916-2012)
所谓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性,即每个制造厂每年销售的各型轿车或轻型货车,以其所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比作为加权系数,乘以该型车辆的油耗,再将各车型的加权油耗总加起来,得到该厂的总平均油耗值,此值应满足法规限值的要求。美国采用自我认证制度实施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法规,即每种车型的认证试验都由制造厂自己进行,然后将试验结果报环保局(EPA),再由EPA报运输部进行管理。EPA有权对试验结果进行复查,判断合格与否,以复查数据为准如果企业想造打车多赚钱,就必须生产小排量车和新能源车。通过加权平均冲抵高消耗的车。
此后,CAFE通过提出脚印(footprint)这个概念将CAFE标准细分到任一款车。脚印的定义是一款车的轮距和轴距相乘得到的面积,随着脚印的增大,车的燃油经济性要求降低。这一规则巧妙地解决了过去车企长期提出的抗议:为了达到CAFE目标,车企必须减少大型车的销售。
CAFE的最大好处是,政府可以从整体上控制汽车消耗的燃油,又不妨碍各个汽车厂生产不同燃油经济性的汽车。但是由于美国油价相对低,美国大部分客户在购买汽车时并不关注油耗的高低,因此制造厂需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符合CAFE的限值。此外,CAFE对于生产品种少的制造厂并不适用。所以在美国就有一些企业专门为大型汽车公司出售CO2节能减排量的业务,汽车企业之间的节能减排富裕量还可以互相买卖。
Motor Trend总结的部分车型CAFE目标达成情况
为了保证CAFE标准的实施能起到效果,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没有达到CAFE标准的汽车生产厂家必须交纳罚金,每超标0.1英里(约0.16km),每辆车罚款5美元;此外,对购买未达到最低燃油经济性标准的汽车用户征收耗油税;政府公布各种汽车燃油效率信息。美国环保局每年出版《里程油耗手册》,美国能源部公布每种车型的城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