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咨询电话:023-62853291
快速注册 | 立即登录 论坛
当前位置: 环宇二手车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新闻】靴子落地Ⅲ 自主/合资从容应对最严油耗标准

5月7日,一则《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在汽车业界激起了千层浪。在汽车行业政策三不五时地更新和调整的当下,油耗平均值限时限额必须达标的强制规定,加上六项惩罚措施的颁布让人觉得这次是动真格的了。然而,在业界纷纷讨论在华销售的乘用车企业们该如何做出应对时,作为该政策的约束主体——车企们却表现出了少有的从容。

油耗强制措施出台 自主/合资均从容应对

平均值算法放宽单车油耗限值

网易汽车在逐一与企业进行沟通之后,获取最多的答案就是“在小型车新能源车规划上一直都在履行政府的规定,不担心新规出台会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其实,这样的回馈都可预料。

根据工信部2013年3月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以下简称《核算办法》),目前,我国核算车企主体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为:核算主体各车型燃料消耗量与各车型所对应核算基数的乘积之和,除以该核算主体所有车型核算基数之和。核算车企主体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的计算方式与之类似。

并针对新能源汽车,工信部也在《核算办法》中特别提出:“2015年及以前,在核算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时,纯电动、燃料电池乘用车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实际值按零计算,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低于2.5升/100公里(含)的车型(含纯电动、燃料电池车型),按3倍数量计入核算基数之和。”

简单地说,企业若生产了10万辆10升/100公里的车型和50万辆油耗6升/100公里的车型,企业的平均油耗也仅为6.7升/100公里;如果生产了1万台新能源车,油耗总量不增加,而生产总量多加3万辆,企业的平均油耗进一步降为6.3升/100公里。

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于一直追求燃油经济性的在华生产车企而言,只需加大部分小型车的生产比例,就可以将高数值平均下去,倘若有新能源车型,又可以进一步拉低油耗平均值。就此看来,目前众车企纷纷推出新能源车不仅是潮流所趋,或许也是政策所需。

自主车企不担心平均油耗值

对于大多自主车企而言,A级及以下车型都是它们的主力战场。拿奇瑞为例,2013年QQ3(工信部综合油耗6升/100公里)售出11.69万辆,占总销量43.08万辆的27%。如此一来,仅QQ一款车即可大幅拉低奇瑞整体的平均油耗。再看比亚迪,2013年总销量达50.62万辆,其中速锐(工信部综合油耗6升/100公里)售出12.36万辆,F0(工信部综合油耗6升/100公里)售出5.26万辆,两车销量共占总销量的34.8%,均为拉低整体油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工信部5月7日同时公布的2013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情况一览表中显示,79家国产乘用车企业及25家进口乘用车企业中,有22家国产乘用车企业和12家进口乘用车企的2013年平均油耗值未达标。其中自主品牌未达标企业有北汽、广汽、一汽、东风、华晨等大型国有企业。

仔细看这些企业,不难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为合资起家,自主起步较晚,自主车型多走高端路线,在小型车方面均存在空缺,从而在核算油耗平均值时,没能有效拉低高数值。

关于油耗超标问题,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部长马岩对网易汽车这样解释道:“油耗一直是我们特别追求的开发目标,所以我们一直希望把油耗尽可能降低。但同时还要保持动力性,所以它们之间有时挺矛盾的。我们现在做的车都是属于偏大型的车,油耗的目标对我们确实是很大的挑战,但目前来说我们的产品均已达到国家对油耗的限制标准,未来我们会做的更好。”

而在未来一汽产品结构方面是否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安铁成则表示,“一汽在北京车展上正式发布的新能源战略中,一汽轿车将有三款新能源车上市,一个是红旗H7,一个是PHEV,还有奔腾B50的PHEV已经正式投产了,欧朗的HEV也已经投产了,这些产品的平均油耗能为达到国家的限制要求而做出贡献。”

合资车企无特殊应对措施

在2013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情况一览表中,未达标的合资企业仅有2家,分别为东风裕隆和福建奔驰。据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这是因为品类不齐造成的。新进入企业一般以高利润的SUV车型为主,东风裕隆和福建奔驰的车型均为中大型车,因此平均油耗较高,较难达标。

对于这种车型比较单一的车企而言,工信部发布的平均油耗管理规定对他们就极为不利。因为车型齐全的企业可以在内部优化申报指标,而车型单一的企业就只能改良技术。根据《核算办法》规定,“核算办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