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八月家里刚买的一辆伊兰特意外被盗,让我开始关注汽车防盗产品,接着扩展到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的车载系统、主动安全、车联网、混动技术、电池、充电技术等非常广泛的技术细节,同时也在关注着汽车外围的智能设备、4G、虚拟运营商、互联网金融等科技、互联网前沿动态。
各种创新想法的积累和沉淀让我对这一领域有了系统的看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有点长),欢迎拍砖、多多交流!
一、背景
从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电动汽车在国内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环境,现在国内市场缺的还是像Tesla那样在美国成功的产品以及背后的生态系统。Tesla在美国选择富人这个消费群体、跑车级别的车型、颠覆式的车载系统(驾驶体验)、大量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和惊人充电速度、售前/售后透明贴心的销售/服务模式等,这所有创新使其带来了生态系统级的全新用户体验,从而取得了汽车界苹果成就。
国内外传统汽车企业和供应商在汽车智能、新能源技术领域都在积极准备,一些优秀的产品已经上市,但是我们希望的自主品牌实现弯道超车似乎优势并不明显。国内在车联网、汽车电商、O2O和后装市场虽然有很多创新也不断有创业者加入,但是不管是用户体验、规模、影响力都很小不成气候,整个产业都需要一个苹果、特斯拉一样能够整合各种创新科技、自成体系带给用户惊讶体验的企业率先突围,然后带领相关服务、产业快速成长,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杀出一条路来。
在我国互联网行业却充分发挥了创新能力,成就了一批伟大的企业和优秀的产品,在没有政策保护的情况下越走越强,国外产品很难进来。最近创新、竞争又进一步升级,BAT三巨头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了并购、投资,完善自己的生态系统,小米也按照自己的计划完善着自己的生态系统。
和BAT不同的是,小米是软硬件结合的,采取的是终端+服务的模式,而BAT以平台服务为主,而且小米相对BAT比较开放,与各家都没有特别大的竞争关系,充分和三家合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走的是差异化路线,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追求、计划,执行效率非常高,产品品质、用户体验、营销做的都很好并且产品之间的关系整合得非常紧密,一直都在不断优化调整。
小米的产品已经形成了:1、以手机为中心的配件、软件服务等产品;2、以路由器、电视、盒子为主的智能家居产品;3、小米互娱及阅读等内容服务为中心的文化产品服务;4、周边玩具、衣服和第三方产品等小米商城,在符合“我们的时代”定位的广大消费者剩下最关心的产品就是小米公寓和小米汽车了,这两个传统领域都有太多太多可以被创新改造的地方,改造的结果就是惊讶的产品、惊讶的价格、惊讶的体验。

二、实现步骤
1、调研、分析、定位,确定方向
首先作为科技公司,可以采用和手机类似的方式,自主研发、代工生产。当然汽车涉及到的技术要求的广度、复杂度都不是手机这类普通电子产品所能比的,还有一些政策限制,这就首先需要能和传统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可以得到人才、技术、制造等全方面的支持同时保证对企业独立发展的控制权。
然后作为科技公司我们做的产品必须是环保、务实、前卫的。我们可以选择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两种车型:纯电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