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咨询电话:023-62853291
快速注册 | 立即登录 论坛
当前位置: 环宇二手车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新闻】北京:三分之二单位公车购置费为零

今年北京市级单位的公车支出得以进一步瘦身,“做减法”成了各部门的主旋律。在98家公布了三公经费的部门中,公车运维费数据下降的有42家,增加的只有12家;69家单位的公车购置费为零。

北京:三分之二单位公车购置费为零

北京:三分之二单位公车购置费为零

公车经费都包括哪些

不仅如此,过去公车运维费只有总数,具体怎么花让公众很难弄清的情形这次也得以扭转。

围绕此次公车预算公布结果,昨天,被称做国内车改第一人的叶青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就公车调度使用中心、公务交通补贴等更深入的车改话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专家观点

1

公车调度使用中心 应属过渡措施早晚该取消

京华时报:近日从全国两会上传出消息,北京公车改革可能不拍卖公车,但清理出的公车不能搁置了,要用在需要的地方,还有消息称北京市可能会建立统一的市级公车调度使用中心,您对此如何评论,您认为该中心应如何运作?

叶青:北京的这种消息,得到了其他地方车改方案的印证,如深圳车改方案中有保留部分公车、成立公车服务中心的内容,再早一些就是杭州车改中的公车服务中心。从严格意义上说,设立公车服务中心是与中央车改方案相悖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明确规定,公务交通出行要社会化、市场化。

其实在北京,租车公司是很发达的。我到北京开会,如果有接送的规定,大都是北汽或者首汽提供服务。

如果北京设立公车服务中心,我估计出发点是为了消化一部分车辆与安置部分司机。在我看来,这只是“半截子”车改,政府养一个公车服务中心,还是要投入财政资金,如果“八项规定”执行得严格的话,公车服务中心的车一周又要被浪费两天。

我希望北京的公车服务中心仅仅是一种过渡,三五年之后就应该取消。从杭州等地情况来看,由于公车服务中心的收费高于社会上的租车公司,真正来公车服务中心租车的会越来越少。

2

公车司机“下岗” 资深外聘司机可适度补贴

京华时报:一旦北京市大规模推出公车改革,您认为各单位司机应如何安置?

叶青:有多种方法,第一是编制内的司机转换工作岗位,从事办公室、后勤等部门工作。第二是买断工龄,自己从事其他职业。编制内的司机在各单位所占的比例已经不高了,至多三分之一。第三是外聘的司机不再续聘,如果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比较长,可考虑给予适度补贴。

3

公务出行补贴 掌握适度原则设定上下限

京华时报:不再单独配车的各级领导,以及因其他需要使用公车的公职人员,是否应该给予货币化的公车补贴?标准如何制定为宜?

叶青:按照中央反浪费条例的规定,应该是货币化。要注意的是,一是补贴的量不能很高,在条例中的规定是“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适度”与“公务”这两个关键词,决定了车补不可能很高。为什么不能很高?因为只是补贴“公务出行”,你不能把原来公车私用的部分也要财政补贴吧?这也太不地道了。

二是按照级别发放车补虽然不尽合理,但又是目前相对合理的形式。如果有人说,级别低的公务员出行多,补贴要多,那么是不是说你级别提高,就要减少车补呢?显然难以操作。

最好的办法是中央对每一级别的车补规定一个上下限,由省级予以具体的规定。这样不至于同一级别差别过大。

车改是为了重塑政府与官员的形象,那些总是认为车补太低的官员要好好想想总书记在两会上讲的“三严三实”,特别是其中的“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而且中央也有文件规定要“135”,即公务出行,一公里走路,三公里骑车,五公里再派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是建议“3510”,即3公里左右走路,5公里左右骑车,10公里左右再派车或者坐公共交通,把工作与锻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对车改有无数多的理由,但是,如果不车改,浪费的都是纳税人的钱。

4

公车动态监控 应该安装GPS细化到管人

京华时报:对于以公车费用占大头的三公经费的使用,应如何进行动态监控,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叶青:估计车改之后,“三公”经费会有大比例的下降。如果加上原来一直没有纳入的司机经费,仅公车改革的节省就是一个大数字。剩下必要的少量公车,应安装GPS或者北斗导航,加强管理,甚至要把公车违章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以我每天上下班的观察来看,现在违章比较多的还是公车。同时,以后公车经费在公开时最好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