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咨询电话:023-62853291
快速注册 | 立即登录 论坛
当前位置: 环宇二手车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新闻】撤离长城 疑似研发与管理费用不协调导致

长城汽车(601633.SH , 02333.HK)遭到2011年回归A股两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10月25日,长城在A股和H股股价开盘即大幅下跌,资金大举撤离,当日下跌幅度分别为9.98%、7.02% ,其A股股价一度跌停,H股也几度逼近跌停。

  这在长城汽车历史上绝无仅有。两年间,长城股价一直保持平稳上升态势。

  然而,由于近一个月来股价持续震荡下行,长城汽车自10月8日在A股创下的每股52.85元最高点,降至10月31日的每股42.05元,下滑幅度超过20%,短短三周内市值就蒸发了约327.6亿元。

  在H股,长城汽车股价也从10月23日51.9港元的最高点降至10月31日的45.55港元,市值缩水193.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2亿元)。两股市值在短短一个月内缩水近500亿元。

  引起长城股价断崖式跳水的导火线更是让人匪夷所思,根源是公司10月24日晚间发布的三季度报,但这并非是一份报忧的公告。

  公告传递的信息是,2013年三季度,公司业绩依旧保持强劲增长,而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0.85亿元。前九个月实现营业收入407.75亿元,同比增长38.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72亿元,同比增长60.67%,每股收益2.03元。

  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三季度报都堪称一份靓丽的成绩单,而非要找出一点“瑕疵”的话,那就是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0.85亿元,同比增长40.12%,比此前市场预期约少10%;同时,第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14.52%,较二季度有约1.5个百分点小幅下降。

  外界认为,引起此次股价大跌的原因是长城业绩低于预期,增长有疲软之态。但长城汽车新闻总监商玉贵对此表示,业绩变动实际上是研发费用的波动导致管理费用超标,并非是盈利能力下滑。

  “这次大跌的原因是10月份股市原本生态就比较脆弱,这个细微的变动让外界看到了之前一直忽视的长期风险,点燃了外界对长城汽车未来发展的担忧,资金进而撤离。”民族证券汽车首席分析师曹鹤表示。

  多与空的较量

  “长城目前的发展势头并不具有持续性。”坚持看空长城的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在3月份的一份研报中指出。

  其论据是,基于汽车24-36个月的开发周期,2011年、2012年内地SUV市场竞争有限,长城此类本土SUV制造商的利润率会较高,但后期本土产品增多,国际品牌的入门级SUV也会冲击本土厂商,届时激烈的价格战将会出现,而主打SUV产品的长城利润会出现下降,存在“长期发展风险”。

  香港诸多投资机构也在今年年初接连发布研报质疑长城盈利能力的持续性。由于担忧长城的长期发展风险,海外机构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出现过一次抛售长城H股股票潮。

  当时,长城的主要海外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