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车展,今年的上海车展吸引了18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家厂商参展,展出整车约130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11辆。

本周末,上海车展这样的人流拥挤场面或将再现 记者陈梦泽摄
继上周日开幕首日创下15.2万人次的单日峰值后,2013上海车展明后天预计又将引来新一轮“大客流”。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车展,今年的上海车展吸引了18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家厂商参展,展出整车约130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11辆。
人气爆棚,自然让各大参展商更有信心,因为人旺才会市旺。本报记者现场蹲点一周,发现国产自主品牌惊艳亮相背后,不得不面对现实的三大挑战——
首发车“撞脸”产能多过剩
据主办方介绍,国内六大汽车集团全部参加本届车展,自主品牌展览规模刷新历史纪录;111辆全球首发车中28辆来自跨国公司,余下全是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虽然声势浩大,然而记者现场比较下来,竟发现“撞脸”车还不只一款两款:两厢中华H220的“屁股”好像宝马1系;力帆330内饰仪表盘学MINI的经典炮筒装;“城市SUV”永源猎鹰,前脸就像奥迪Q5……这样的“大咖秀”(明星模仿秀),也让老外表示“看不懂”。德国汽车专刊《automotorundsPort》的记者到上海车展实地探营,发现追奔驰、赶宝马,许多中国自主品牌正在推出自己的SUV、敞篷车和跑车,但这些“中国造”首发车尚难成国际关注焦点,有些甚至还“不好说”。
此外,合资企业做自主品牌,这股风潮也刮到了上海车展。这次除了广汽本田的理念等老合资自主品牌有更新外,还有长安福特的佳悦、一汽丰田的朗世、东风悦达起亚(微博) 的华骐等新的合资自主品牌亮相。
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自主品牌产能过剩的情况也较合资品牌更为严重。在2010年刺激政策的影响下,自主品牌汽车的产能由582万辆激增至1024万辆;但实际上,2012年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仅为649万辆,产能利用率不到60%。
纯电“新能源”叫好不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