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版奥迪Q3最终确定于4月8日正式上市的消息一经发布,全国各地的4S店加大了宣传力度,从经销商处得到的消息,新车的预售价为29.8万—43.8万元。尽管这个价格相对宝马X1偏高,但从2012年12月开始接受订单开始现已收获了不少订单,除了大家喜欢这款车外,消费者也认为实际价格肯定不会这么高。
一汽-大众奥迪从2011年3月宣布Q3的国产信息,在两年的时间内实现项目的落地,时间不可谓长,但也绝对不短。对于市场而言,一方面由于进口的原因,消费者感觉买Q3不如Q5更合算,另一方面国产宝马X1上市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已经很好的开拓了这个细分市场。
2012年3月,在宝马全球最先进的工厂——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建成投产后,X1随即宣布正式国产,成为该工厂投产的首款新车。尽管8个月后,X1就将迎来换代升级,但宝马不愿错失这8个月的市场,仍坚持以老款X1率先国产。
这也是宝马在与奥迪的国产市场竞争中,第一次拥有“先入者”优势。2012年BMW X1在国内共销售39,224辆,同比增长148.2%,成为去年BMW品牌在华的三大畅销车型之一。2010年初,X1通过进口方式引进中国后,当年销量为6000台左右,2011年超过15000台。
显然宝马找到了一个非常具有活力的细分市场,然而在这一细分市场上,奥迪和奔驰以及其他竞争对手还没有跟上。
2012年奥迪在国内豪华车市场排名第一名,销量总数达到40.58万辆,同比增长29.6%。而在这破纪录销量数字的背后,奥迪国产车型A4L、A6L和Q5为其贡献了32.27万辆的销量,占到中国市场整体销量79.52%的占比。
其中奥迪Q5售出89488辆,较去年增幅为64.9%;改款奥迪A6L售出132872辆,实现17.3%的增长;奥迪A4销量100340辆,增幅达18.7%。,而进口车Q3的销量只有2145辆。
2013年奥迪在华的销售目标要达到50万辆,而在公务车采购更倾向于本土品牌之后,奥迪更希望Q3能够在其对应细分市场上有更大作为。
除了奥迪将于明年国产Q3外,奔驰也将于2013年启动“将北京奔驰建成奔驰全球最大紧凑车基地”的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奔驰将在2013年至2015年间,在北京奔驰投产3款奔驰紧凑型轿车。
2011年末,宝马对中国市场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到2014年中国豪华车市场将能够达到200万辆的规模,此前宝马集团曾预测中国的豪华车市场的规模是这一数字的一半,并预测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增长将放缓。
2011年中国豪华车的销量不足当年总销量的6%,而根据美国和欧洲等成熟市场的经验,中国豪华车市场份额至少要达到10%,所以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几乎所有的豪华车品牌都希望能够在中国下一个豪华车百万辆到来的时候能够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所以我们发现,在2012年中国捷豹路虎、英菲尼迪等品牌纷纷宣布了其国产计划,即使是已经在国内进行生产的凯迪拉克也加大了国产化的力度,加大了宣传的步伐。
中国汽车的保有量从2012年开始突破1亿辆,根据中国人的消费习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都愿意追求更高端的产品,因此在中国汽车逐步迈入换购或第二辆车消费阶段的时候,豪华车市场也必然会迎来新的春天。
巨大的需求也为这些豪华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各种可能,曾经有朋友戏言,中国这个市场是最适合豪华品牌生存的空间,如果某个豪华品牌在国外生存不下去了,那他在中国肯定能发展的不错,而如果他在这个市场生存不下去,那他在全球也就离消亡不久了。
在谈到这个观点的时候,他提到了奥迪的例子,当年奥迪退出了美国市场,由于在欧洲与宝马奔驰又不在一个竞争水平上,眼瞅着就要死掉了,却因为获得了中国市场,而令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由于中国的巨大需求,也为奥迪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其实就算是现在依然有品牌将中国市场当作救命的市场,不论是已经破产的萨博,还是已经开始被倒手的捷豹、路虎、沃尔沃等品牌都希望能够从中国获得足够的利润支持。
2012年,捷豹路虎全球累计销量为357,773辆,在2011年274,280辆的基础上,同比提高30.4%。而在华销量就已经达到73,347辆,2011年为42,803辆,同比增长71.4%。
而在2013年初,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采访就表示,日产计划到2017年将英菲尼迪的全球销量提高至50万辆/年,其中在华年销量为20万辆。
100万辆的增量足以成就一个豪华品牌的地位,在这个关键点上,谁能够拿出最合适的产品,并具备最有利的价格,相信中国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