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12年京城车市实现了近60万辆的新车销量,但自主品牌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自北京实施限购以来,自主品牌车企就在积极推动旗下京城经销商间的整合。经过了两年的调整,经销商似乎已走出了“寒冬”,但迎来的却不是春天,而是京V排放标准实施的另一个“寒冬”。据媒体报道,与合资及进口品牌相比,自主品牌显然准备不足,目前合资与进口新车已基本更换为京V标准,但超过一半的自主品牌店内还尚无京Ⅴ车可卖。据悉,一些自主品牌经销商很可能在进入3月后将面临无车可卖的尴尬局面。
限购实施两年 京城自主品牌车商渠道整合求存
北京汽车限购已有两年,期间经销商遭遇了前所有未的危机,而自主品牌经销商则首当其冲。但由于北京市场地位特殊,任何车企都不会轻易放弃这块阵地。因此在过去的两年中,一些自主品牌车企不断调整战略,对在京渠道进行整合。
对于限购政策下京城销售渠道的调整,提高集中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据《北京商报》报道,自北京限购令颁布以来,比亚迪厂家出面,帮经销商牵线搭桥,支持业绩好的经销商兼并业绩差的。而奇瑞这两年在京4S店的数量并未减少,但集中度更高。其中,诚信达已拥有9家奇瑞品牌4S店,涵盖了奇瑞所有销售网络的车型。长城汽车也普遍鼓励一家投资方拥有多家同品牌4S店。
高集中度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除了在促销策略上能实现统一,避免相互砸价外,在车辆调配上也更方便,售前售后都能为客户提供更好地服务。据比亚迪北京大区一位负责人表示,在4S店投资方集中度提高后,过去那种各家店之间为抢客户相互砸价的现象明显减少。
此外,整合提高集中度后,凭借集团的实力,自主品牌在京城市场的推广活动可以进行更大规模的投入,有了与合资品牌展开角逐的实力。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如今自主品牌在京城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而京城经销商对于企业的贡献率也有明显提高。
本来照此形势发展,自主品牌经销商今年或能迎来春天,但又赶上了京V排放标准的实施。
京V标准已实施 自主品牌车型依然单薄
从2月1日开始,京V排放标准正式实施,按照有关规定,从3月1日起,北京将停止销售非京V车。其实自去年起,京Ⅴ标准将要实施的消息就一再传出,为此各车企与经销商早已开始行动,抓紧时间升级排放标准、消化国Ⅳ车型。据《北京晚报》报道,目前合资品牌的在售新车以及进口车基本上已经都切换到京Ⅴ标准,但是超过一半的自主品牌经销店里尚无京Ⅴ车可卖。
多数自主品牌经销商都急盼京Ⅴ车尽快到店,否则进入3月份之后他们可能面临车型断档、无车可卖的尴尬局面。据一家吉利4S店的销售人员透露,目前店里销售的所有车型都是国Ⅳ车,还没有符合京Ⅴ排放标准的新车,预计京Ⅴ车快则两个月,慢则5月份以后才能到店。这就意味着这家品牌的经销商可能会面临几个月的销售真空期,只能将现有库存车型往外地卖。
据悉,目前奇瑞、吉利、力帆等品牌截止到目前在京销售的都是国Ⅳ车,而长城、比亚迪、一汽奔腾等品牌已有部分京Ⅴ新车到店。
亚市副总经理颜景辉表示,其实从去年9月份开始,北京市就已明确表示要择机实行京Ⅴ排放标准,但是因为技术实力等原因,现在看来自主品牌车企明显还未做好准备,显得应对不足。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奇瑞、长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车型中,最多只有不到10%的车型达到京V标准,这是继北京前两年实施汽车限购政策后,对自主品牌的“雪上加霜”措施。
(摘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