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咨询电话:023-62853291
快速注册 | 立即登录 论坛
当前位置: 环宇二手车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油品提高难?三桶油:不是不能,是划不来

对于中石化、中石油乃至中海油等巨头来说,汽、柴油品质升级主要障碍并不在技术硬件,更多的是在于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让它们觉得划不来。
  近期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引发了对油品质量的忧虑。为了缓和其“中国油品标准不高,非质量不好”的言论所引发的争议,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近日对媒体表示,中石化将一年投入300亿元解决油品质量问题,明年起将全面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油。

  其实,2014年1月1日本来就是国家规定全面实施国四标准汽油的期限,按照环保部门的预想,实施的日期应该更早。

  而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目前中石化的大部分炼油产能已完成了技术改造,中石油的多数炼厂也正在改造之中。对于中石化、中石油乃至中海油等巨头来说,汽、柴油品质升级主要障碍并不在技术硬件,更多的是在于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让它们觉得划不来。

  硬件基本无障碍

  目前,除了北京已经使用国五(京五)标准的汽油外,实施汽油国四标准的只有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其他地区仍实行国三标准。

  但具备生产国四标准汽油能力的炼厂并不局限在上述地区。安迅思息旺能源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沿海大型炼厂基本都具备了生产国四,甚至国五汽油的能力,其中,中石化旗下能够生产国四、国五汽油的炼厂产能为17520万吨/年,约占其总炼能的64%;中石油进度相对缓慢,只有23%左右(4300万吨/年)的炼能可产国四、国五汽油。

  此外,中海油旗下唯一的大型炼厂、年产能为1200万吨的惠州炼化也已经升级完毕。惠州炼化某高管日前对本报记者表示,惠州炼化在2012年进行了半年左右的大规模改造,目前已经全部能够生产国四、国五汽油。

  按照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能够生产国四、国五汽油的产能粗略计算,全国已具备生产约2.3亿吨/年国四、国五汽油的能力。另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12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77亿吨,其中汽油消费0.8667亿吨,柴油消费1.7亿吨,煤油消费0.2亿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全面供应国四汽油的能力已经基本具备。那么,为何实际供应国四标准汽油的地区却只是少数?

  “有能力生产高品质的油,不一定实际生产高品质的油。”中石化旗下某炼厂的高管一语道破天机。他对本报记者说:“我所在的炼厂实际上都可以生产国四汽油了,但我们本地的油品价格还停留在国三水平,所以我们只生产少量国四汽油运到已经实施国四标准的地区销售,绝大部分的产能仍然只生产国三汽油。”

  安迅思息旺能源高级信息经理李莉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三桶油”的主要炼厂早在2011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一轮较大的硬件设施投资,完成油品升级已不存在技术难题。

  炼油亏损拖后腿

  傅成玉2月1日表示,今年年底前,中石化将有12家下属企业的提高脱硫装置全部建成投产,明年起全面供应国四标准油品。另据本报记者了解,中石油旗下的大庆炼化等炼厂也正在进行改造,为2014年全面置换国四汽油作准备。

  但是,有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四汽油还存在较大难度。卓创资讯分析师隋丽娜对本报记者表示,油品置换一般都需要两三年才能完成。从目前的生产状况和库存水平来看,明年1月1日以后应该只是陆续达到国四标准,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替换。

  如果能够更早实施改造,明年1月1日起全面替换并非没有可能。据多位业内人士介绍,油品升级主要包括加氢脱硫装置和系统配套两个工程,加上设备调试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

  “目前主要问题是成品油价格机制中油品升级方面没有理顺,而且国家没有紧迫要求,所以无论是主营炼厂还是地方炼厂都缺乏主动升级油品质量的积极性。”李莉说。

  上述中石化某炼厂的高管也坦言,其实就是经济成本无处消化才导致升级滞后。近两年来,炼厂本身经济效益偏差,销售价格又被管制,油品升级也没有给炼厂补贴,所以改造的成本就只能中石化自己承担。

  中石油和中石化炼油业务近两年亏损巨大。中石油财报显示,其2012年前三季度的炼油业务亏损额达300亿元;中石化财报显示,其2012年前三季度的炼油业务亏损额达164亿元。

  至于油品升级的具体成本,有机构测算称,三大油企升级到国四汽、柴油的总投入保守估计在500亿~600亿元之间,每升增加0.12~0.15元的成本。另据了解,各个炼厂的工艺、设备新旧程度不同,升级的成本也不同,一般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