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咨询电话:023-62853291
快速注册 | 立即登录 论坛
当前位置: 环宇二手车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新闻】维护车主利益 呼吁公开汽配维修技术信息

中国经济网汽车北京3月10日讯 汽车4S店修车收费过高、消费不透明、消费者往往被强迫消费,以及综合性修理厂配件来源没保证、企业生存艰难等问题非常突出,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屡屡曝光,广大消费者自主选择质优价廉汽车维修服务的权利尚未得到有效保护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汽车维修企业主要有汽车生产企业授权开展汽车销售、维修服务的4S店体系和非授权的综合类汽车维修企业两大类。其中,综合类维修企业占到行业的90%。

  截至2013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其中私家车占到80%以上,中国已进入汽车社会,而汽车维修也已成为百姓离不开的民生行业。

  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室主任黄永和召集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以及汽车维修协会、汽车维修企业、保险行业及汽车配件业的相关人士共同呼吁汽车厂商对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打破厂商对零部件的绝对垄断地位。

  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封闭导致严重后果

  目前国内各大汽车生产企业(包括进口车企业)不对社会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而只为其授权的4S店提供汽车故障诊断、维修以及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技术支持,造成4S店在维修市场上利用先天技术优势搞垄断经营,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黄永和介绍汽车维修技术信息不能有效公开,导致一系列严重问题和后果:一是汽车生产企业利用维修技术和原厂配件垄断,肆意抬高维修配件价格,也迫使4S店经常对承修车辆“小病大治”、“只换件不维修”,很少替车主考虑,广大车主抱怨强烈。

  二是广大综合性修理厂在市场竞争中,由于配件渠道不畅、维修技术信息匮乏,往往出现维修质量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假冒配件鱼目混珠涌入市场的问题,给车辆运行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三是不利于汽车配件产业发展。除少数主机厂配套零部件企业外,多数配件企业拿不到原厂技术资料,很难研制设计高品质配件,也无法进入正常的市场销售体系;此外,即使是原厂配件生产企业,也无法利用技术优势将配件直接销售到独立售后市场(往往被冠以假冒配件名义),配件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压制。

  汽车维修市场缺乏公平竞争机制

  “车钥匙丢失,4S店配钥匙需要2700元,而去汽配城花400元就可以搞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魏同伟表示这种现象随处可见,而造成这个现象的真正原因就是汽车维修技术信息没有公开。

  现在汽车维修市场混乱,整车企业对配件产品和产品信息垄断,影响汽车配件产业链发展。让车主在修车和养车的时候没有放心的去处。

  配件渠道和维修技术是消费者到4S店修理的主要原因。

  汽车企业售后服务的利润远远超过销售利润。中驰汽配首席执行官张后启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目前的利益链条是,进口整车企业向零部件企业采购配件,然后再加价50%-100%销售给4S店4S店再加价50%-100%卖给消费者,国产车型可能会低一些,但加价也在25%左右。如果将一台国产新车拆开,每个零部件单独销售,总体价格会达到车价的3倍,进口豪华车甚至能达到5倍。”汽车厂家把零部件加价给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