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治理下小型车迎来机遇
2012 年以来,中国陷入严重雾霾天气,不少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急剧升高,全国各地PM2.5陆续爆表,北京的数据更是一度逼近1000,重度雾霾天气,令 全国窒息。与此同时,治理空气污染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关数据显示,机动车的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占到全国1/3以上,是空气中PM2.5的主要载体,机动车 污染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为了应对这一对公众生活造成直接、显著影响的空气污染问题,各地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先是北京向 PM2.5宣战,推出“清洁空气计划”,称将开征拥堵费、分区分时限行、淘汰大批老旧车。紧接着,国务院推出被称为最严大气治理政策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计划》,从提升燃油品质、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加快推进低速汽车升级换代等六方面对机动车污染进行治理。而后,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行备受争议的油品质量升级 加价政策,其中,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升级至第四阶段每吨分别加价290元和370元;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每吨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推动了 油价的上涨。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环保政策的推出,必将首要冲击作为产品输出方的汽车企业。为了应对环保新政和油品升级,各汽车企业不得不进行产品升级,调整市场策略,整个汽车产业正面临再次变革和重新洗牌的局面。对此,业内专家建议:“面对挑战,汽车行业应优化汽车产品结构,重点发 展节能的小排量汽车,提高小型车的市场份额。其次应加大汽车节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加强高效动力总成、车身轻量化等节能技术的研发及运用,进一步降低油 耗、减少排放。”
除了汽车企业备受冲击外,作为产品使用方的消费者也深受影响,尤其油品升级、油价上涨,直接导致用车成本及养护成 本大幅增加,而这将引发消费者对于买车的重新思考,更低油耗、更低排放的环保车型和技术,将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代表着节能、环保的小 型车,重新回归消费者视线只是时间问题。
在新政影响下,小型车即将回归这一说法,并不是没有历史依据的。从小型车在中国的发展来 看,其受政策影响非常明显。曾经,在购置税优惠政策、汽车下乡政策、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