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款车国内外售价相差数倍,现行相关政策已不适应发展,被一些商家利用控制中国市场定价权。
据新华社电 针对国内市场上进口车销售涉嫌垄断高价、垄断渠道等问题,商务部表示,有必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简称《办法》)进行修改完善。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国外车厂充分利用了《办法》存在的漏洞,造成了境外厂家强势地位,国外厂商通过控制定价权牟取暴利等。
国外厂商有绝对控制权
当前国内进口汽车市场价格畸高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现行有关政策已经严重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现状,并被一些进口汽车厂商不当利用,变相实施涉嫌垄断的市场策略。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之后,为了规范国内汽车市场产销,2005年我国相继出台了《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在进口汽车流通经销服务领域,目前普遍实施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
从事汽车进出口政策研究20多年的上海市商务委机电处处长臧新兴说,《办法》起初对规范市场有积极作用,然而近几年国内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爆发性增长,政策弊端凸显。《办法》中各种权益向国外车厂高度集中,对其制约却极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