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伤害的可能不是青年汽车而是地方政府。
继2010年被江苏连云港市政府收回闲置土地877亩后,近日青年汽车又再被爆出,其在浙江海宁尖山新区的项目用地也遭到了当地政府的收回。收回的原因,无出其右又是因为青年汽车近似烂尾的项目。接二连三的土地收回事件使人们将目光再次聚焦到青年汽车的身上,记者发现,这家年累计销量不足6万辆的汽车厂商,在全国分布着多达十家的生产基地,仅浙江就有金华、海宁、萧山、下沙4个基地。然而,5%左右的产能利用率和迟迟未建成投产的工厂不仅让众多基地沦为“烂尾”,也让不少期待利用汽车工业拉动经济的地方政府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是“圈钱圈地”还是高瞻远瞩提前布局?青年汽车陷入了备受质疑的漩涡。
百亿元投资打“水漂”?
自2009年起,青年汽车进入了一个高速扩张的阶段,董事长庞青年抛出了一个444亿元的总投资计划,欲在全国建立10大生产基地,使青年集团的总产能达到146.3万辆。在此规划下,青年汽车用短短4年时间,在浙江、山东等地迅速新建了7个生产基地,使全国基地的数量徒增到10个之多,其速度之快,不免令业界愕然。然而,由于实际销量与基地产能始终差距太大,加之资金链出现问题,青年汽车的多数基地都处于闲置和半停产状态,甚至部分基地已经成了令地方政府揪心的“烂尾”工程。粗略计算,仅下沙基地、六盘水基地、宁夏石嘴山基地以及浙江海宁基地等四个烂尾项目宣布的投资额就达到231亿元。
以上述浙江海宁为例,此前青年汽车宣布在海宁市尖山新区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能达到15万辆乘用车的生产基地,计划生产莲花L7系列轿车,涵盖两厢、三厢、轿跑、SUV以及MPV五种车型。然而该规划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