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业新一轮“向西”扩产的趋势中,“壳资源”又将成为谈判桌上的重要筹码。
日前,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新目录将于6月10日起施行。
旨在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会给当下面临产能过剩之忧的汽车业带来什么则颇为引人关注。此次政策风向的转变更多是为了吸引海外投资,而非出于汽车行业本身需求考虑,有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加剧。
随着对外资投资整车项目政策风向的转变,汽车业似乎又迎来了政策鼓励发展的新曙光。曾经待价而沽的汽车“壳资源”,或借此迎来最后一波交易行情。 不过,交易行情的看涨并不意味着就此走上发展的康庄大道,在整体车市增速放缓的如今,如同饼屋打烊前放在货架上的西点一样,迎接它们的很可能是“打折甩卖”。
外资整车项目鼓励“西进”
日前,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属于《目录》的外商投资项目享受优惠政策,新目录将于6月10日起施行。
外国汽车商在华建厂曾享受优惠待遇长达7年时间,但根据发改委与商务部于2012年1月30日开始执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