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2年第三季度亏损额已达到了创纪录的5.16亿元之后,庞大集团(601258.SH)日前再受打击——2013年1月7日,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决定将庞大集团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A”。
业内人士认为,庞大亏损的原因在于公司近两年的过度扩张。从政策角度而言,政府显然希望大型汽车流通企业的形成,但从目前来看,受国内汽车市场增速下滑的影响,庞大的扩张已然直接导致了利润的下滑。那么,未来国内的汽车经销商集团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业绩巨亏
庞大集团2012年第三季度亏损额超过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4.21%。
作为斯巴鲁在中国的主要经销商,庞大拥有斯巴鲁北方8省市(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和山西)的独家总经销。数据显示,2010年经营斯巴鲁的销售收入占到庞大营业收入的15.68%。而斯巴鲁往年在华的总销量中,庞大的斯巴鲁业务销量就占到了60%。
不过2012年前11个月,斯巴鲁的销量却同比下降了超过30%。由于受到中日关系紧张导致日系品牌销量下滑的影响,2012年9月份斯巴鲁销量同比下降了64.5%,10月份和11月份的同比下滑局面也未出现明显好转。受此影响,庞大在斯巴鲁业务上的利润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同时,庞大在商用车、重卡方面的业务占到了其整体利润的20%,而受政府刺激政策回调、公路运输费用上涨以及汽柴油价格频繁上调等方面的影响,2012年上半年国内的中重型卡车市场出现了近30%的下滑,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庞大的整体利润下滑。
庞大公关部的一位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庞大2012年确实遭遇了寒冬。除了受斯巴鲁品牌以及商用车销量下滑影响之外,庞大还有一部分奇瑞、长安等自主品牌的乘用车业务,受2012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萎缩的影响,庞大在这些业务中也损失了一定的利润。”
不过虽然有市场环境的影响,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庞大亏损额如此高的最主要原因,实际上还是由于其自身扩张较快所导致。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庞大发行股票筹得资金60亿元,开设了331家经销店,而2012年的前6个月又增开了113家店。由于庞大开设的新店主要使用其自有土地并自建厂房,因此这些成本投入使得庞大耗尽了上市时筹得的现金储备。而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庞大2012年共向银行贷款210亿元,并通过发行债券融得22亿元。
同时,受宏观经济的影响,除了上述高昂的投入成本外,庞大店面的运营成本及贷款利息等其他成本也都在上涨。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庞大新店的管理人员薪酬及场地租赁费也同比增长了32%,达到14亿元。同时,其债券利息和银行贷款利息合计达11亿元,是2011年同期成本的两倍多。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庞大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4.21%,流动负债比例为87.44%。
扩张反思
不依据市场规律的盲目扩张不仅不能扩大企业规模,还有可能导致巨大的亏损以致倒闭。
不难发现的是,高昂的扩张成本投入再加上市场环境不利的影响,最终导致庞大陷入了净利润出现大幅亏损的不利局面之中。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庞大的扩张不仅没有为其带来相应的盈利,反而还带来了巨额的亏损。根据我国《商务部关于促进汽车流通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的政策要求:“十二五”期间将培育3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区域性汽车流通企业,3~5家超过1000亿元的大型汽车流通企业。从政府的角度看,是希望有实力的大型经销集团能够不断壮大规模、扩充业务,以寻求规模效益以及提升与汽车整车企业的议价能力。那么,已经走上了扩张之路的庞大,为何没有迎来原本的预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实际上除了庞大外,2012年经销商的日子普遍都很难过,2012年上半年有近半数的汽车经销商都出现了亏损。而且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老店的盈利程度远远高于新店,这也就说明,在近两年开设新店的经销商难以在短期内见到盈利,因此像庞大这样近期开设了许多新店的经销商集团,只能在几年之后才有可能明显的看到来自新店贡献的盈利收入。”
同时,罗磊也认为,我国像前几年那样高速增长的汽车销售市场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因此对目前国内的经销商而言,战略转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已势在必行。特别是对那些大型的经销商集团而言,若要在2015年形成过百亿元、过千亿元的大型企业,其必须要重新调整自己的业务方向,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新的定位,做到精细化管理,才有可能稳步地实现政府预期,否则,不依据市场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