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咨询电话:023-62853291
快速注册 | 立即登录 论坛
当前位置: 环宇二手车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新闻]治堵成效背后之争:依赖经济杠杆遭质疑

转播到腾讯微博
治堵出路何在 成效背后的思路之争

图为治堵思路漫画 勾犇

专家对“经济杠杆”治堵弹赞不一

争议声中,北京治堵新政走过半年,不断更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综合治堵措施的效果已初步显现”。

然而,要想摘掉“首堵”的帽子,北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方的治堵思路也不尽一致。

今天,本报推出“治堵这半年”系列报道的最后一期——治堵成效与思路之争。

■数说治堵

8.3万辆

今年1月至4月中旬,全市净增机动车8.3万辆,同比下降59.1%

29%

29%的车主表示,将改变出行方式,尽量不开车

1小时

今年一季度,本市工作日平均拥堵持续时间同比减少1小时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陈荞邓杭

改变悄然发生

随着停车收费价格上涨,29%的车主表示将改变出行方式,尽量不开车

2009年,在中关村一网络公司工作的余非(化名)成了有车族。眼看油价节节攀升,余非觉得开车越来越费钱了。今年4月,本市停车费大涨,违章停车也查得比以前严多了,新增的停车费和时不时收到的违章停车罚款单,成了余非生活账本里一笔不小的开支。

可是不管经济账怎么算,上班还是得开车,每天早晚高峰挤公交、地铁的滋味不堪回首,习惯了开车的便利和舒适,要走回头路不容易。

诚如网友所言,很多人“宁可堵在小轿车里吹空调,也不愿挤在公交车里流臭汗”。

夜班编辑孙女士每天下午3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能够错峰出行的优势让她做出和余非不一样的选择,她翻出公交卡,放弃开车改坐地铁,“我现在能不开车就不开车,自己开车既不经济也不环保。”

实实在在的改变,在这个城市里悄然发生。

治堵初见成效

今年一季度,五环内早高峰全路网平均车速同比提高9.1%

治堵新政实施已届半年,每天奔波在路上的余非觉得,从家里往返单位的路,确实比以前顺畅一些了。

根据交通部门4月日发布的统计数

据,今年一季17度,本市交通拥堵指数比去年同期下降16.6%,工作日平均拥堵持续时间比去年同期减少1小时,五环内早高峰全路网平均车速比去年同期提高9.1%,晚高峰全路网平均车速提高10.4%。

始于4月的停车收费上涨也使京城“堵情”进一步缓解。5月9日,市交通委首次公布停车收费上涨的“缓堵”效果:4月1日以来,路外地上停车场每个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数总体下降19%,当月监测路段小客车流量比3月份下降12%。

与此同时,今年4月,北京公共交通客运量继续攀升,全市工作日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2144.5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3.3%,环比上升1.75%。其中,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655.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9.4%,高峰时期日均客运量超过720万人次。

公交、地铁客流增幅明显,有本市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的因素,同时也有不少人是像孙女士一样改变出行方式的有车族。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针对车主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随着停车收费价格上涨,29%的受访者表示将改变出行方式,尽量少开车。

“综合治堵措施的效果已初步显现。”交通部门负责人如是说。

“经济杠杆最有效”

有专家表示,购车指标还可以进一步压缩,停车收费标准也有提高空间

对于北京治堵新政实施半年以来的成效,多名交通专家给出了肯定评价。

市交管局原副局长、长安大学教授段里仁表